今日,農歷二月十二。節氣【驚蟄】,天氣晴好,微風,無云,萬物復蘇中……驚蟄,古又稱“花朝節”,春秋的《陶朱公書》中曾記載: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
庚子年的新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市面蕭條,人人自危,神州大地仿若一下陷入停頓中,為阻擊疫情,無數中華好兒女迎“疫”而上,共克時艱。在我的周圍,也有很多的朋友、同事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每天,我都會為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跡而深深感動和對他們或因頻繁與外界接觸,身體健康狀況會不會受影響的擔憂中度過……加之,因從外地過年返懷,按要求需自我隔離14天,禁足宅家,不能出門,每天的日子就好像黑白默片一般,重復、單調沒有色彩。整個人的心情也漸漸變得浮躁起來,猶如籠中困獸。
正當整個人感覺快要崩潰的時候,一位受“疫”情影響而多日未能親見的摯友了解到我的痛楚后特地發來一段音視頻,曲名[云水禪心],出自現代古琴演奏家王先宏先生的古琴演奏專輯【古韻新語】。試著點開,一段旋律優雅清正的古琴樂似流水般鋪淌開來,聽著聽著,煩悶的思緒竟得以舒緩,心中暗忖道:“如此佳音還需美文相佐”。欣欣然起身,從塵封許久的書架上信手拈來一書,撇去浮塵,卻正好是白音格力所著《一生看花相思老》。
或許是人至中年,心亦淡然,曾夢想仗劍天涯的熱忱早已消散不見,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刪繁就簡的生活,安靜的獨處與暖心的韻味。喜歡靜靜的聆聽,在空靈飄逸的樂聲中釋放自我;慢慢的品閱,于平仄不一的字里行間汲取精華。既然此際不能出外踏青賞花,倒不如伴著優雅清正的聲聲古琴與縷縷幽芳的墨香,用自己別具一格的方式去尋芳探春,感染春的氣息。
[云水禪心]本為禪樂,可凈手焚香,置一張矮幾,沏一壺清茶,手持一書,隨意翻看。一個人靜靜的聽,慵懶的讀,品到文字美妙處,便上了心,讀著讀著,腦中就有了一幅畫,“蓮花沾清泉,漣漪疊心間。若有典故孕其中,菩提心本安。夕陽唱霞染,風動楓葉亂,無色揭諦空本然,透空薄霧間。云帶抹松間,晨鐘心為安,若心能定心本然,透空凡塵煙。菩提應無染,魚語清流間,魚漁但求兩心安,沉浮一念”。
浮沉一念,經卷淡然,物我兩忘,氣定神閑。靜悟思安,靜心悟過,靜思心靈,靜安祈福。我本是槐花院落閑散的人,滿襟酒氣,小池塘邊跌坐,看魚銜花影去,風送竹響來,眉挑煙火過一生。若無此“疫”,你我本可待春歸時,看萬山紅遍,一任緩風送來靜香,如此靜謐相和。亦可執手對坐不語,等細香滿身。
蘇東坡曾寫下“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的動人詩篇,千樹繁花覆客杯,能靜在花下,手中仿佛真有杯,花香斟滿,不醉不歸,你不來,花不敢凉,飲一杯酒,不羨人間。《詩經》有云:“終朝采綠,不盈一掬。”遇見美好,何需多呢,掬一綠,泥暖草生;遇見一個人,何需久呢,望一眼,十里春風。
而在白音格力的筆下,春依然是那么的妙不可言。“心有春,春既有百花;眉有清風,四時紛紛有紅紫。人生無常喜,也無常憂。未寫完的詩稿,開在草尖,自有溪水來清吟,鳥來合鳴,花來開”。他還在《坐來肌骨清澈》中寫道:“ 畫不盡一山青,唱不出一樹綠,寫不出一花紅。吹不響翠竹一枝,拾不起黃花一瓣,也找不到白云深處,尋不了流水去處。正所謂:翠竹黃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禪心”。
古語云:“瘟疫始于大雪,生于小寒,弱于雨水,衰于驚蟄”。你我便可以靜待時光清淺,在這個春天,等一樹花開,等你歸時,再相邀去春行遠足,放緩步子,放下塵世,放下名利,穿一件松松垮垮的襯衫,眉目明媚地去看清風調琴,花語成詩,如此,書里書外,你是三月桃花,我是人間四月天。
春一來,心一念。原來,最是春好處,乃是與你同路,看遍姹紫嫣紅,未知路歸處!!!喜看滿城花已開,你我同路。(管網檢測公司:石長曦)